这本书是第一次上张义兵老师的课时,老师就让我们读的,但是一直没有认真看。在课上,老师总是让我们提问题、谈想法,但是我们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沉默,我们不是不想说,是真的没想法,感觉自己知道的、了解的太少,这时候老师就该说,你们应该好好看看《剑桥学习科学手册》,尤其是像我这样缺乏基础的同学,更应该好好看看。
看完这本书的一二章,我理解了为什么张老师在课上一直鼓励我们让我们表达想法,这就是建构主义,协作学习、深层学习等很注重的一点——对话。为促进更好的学习,我们需要交互,需要外化与表达。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在知识尚未形成时就开始尝试表达,并一直贯穿整个学习过程。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和对话是很关键的,因为它使学习者从清晰表达中收益。
在书的好几个部分,我都看到了关于“反思”的讨论。
1.对自己正在发展的知识进行表达,可以学的更好。
2.表达对学习很有帮助,原因之一就是产生了可能的反思或元认知。
我现在写的过程是一种反思吗?应该是。当看完知识,知识并不是自己的,只有通过整理、反思后,形成了个人制品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