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找意义是人作为人存在于世的基本方式,符号是意义活动独一无二的方式,能用来分析人类或个人面临的难题,相对与衣服食用之具的形而下,文学言论作为形而上存在,符号学的目的是作为人文社科所有课题研究的共用的方法论。正如有人研究苹果,有人研究橙子,而它们作为水果,有其通用的方法论。
然而,我们在表达心中的所指,必定要创造或者寻找相应的能指,我们创造或寻找出来的能指,能否准确具体表达我们心中的所指呢?换句话来说,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距离吗?举一个例子,我们在研究社会问题或现象时,必定会寻找或创造一个学术理论或用语,我们所找到的学术用于,能不能准确地解释我们最初想要研究的现象或者问题?这种问题又应该如何解决呢?
批评理论有四大思想体系: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,现象学——存在主义——解释学,心理分析和形式论(方法论)。
符号学研究有四个模式:索绪尔的语言学(符号表意的根本原则是其任意性),皮尔斯的逻辑——修辞学(符号表意的理据性不同)卡西尔的文化符号论(象征哲学不太关注符号学方法论的可操作性,已消亡),巴赫金的语言中心马克思主义(借鉴信息论与控制论,技术色彩浓厚)。
索绪尔的语言学过时了吗?皮尔斯的逻辑——符号学是现在研究的主流吗?巴赫金的语言中心马克思主义能为教育技术学提供思考和帮助吗?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